CCN传媒首页
|
图片中国
|
异域风情
|
时事资料
|
图片专题
|
行走天下
|
魅力城市
|
作者专区
|
业界快讯
|
电子杂志
|
资料库
|
CCN传媒论坛
设为首页
-
加入收藏夹
ENGLISH
-
中文简体
首页
|
作品展示
|
图片专题
|
精品推荐
|
拍摄手记
|
自我介绍
|
联系方式
|
CCN论坛
图片搜索:
综合查询
图片名称
图片编号
作者姓名
关键词
本网查询
CCN综合查询
胡家花园
胡家花园
2007年春节,天门市竟陵镇雁叫街孝子里旁一座破落的小院门口,贴了一幅与众不同的对联:提高警惕家家注意,保护小院人人有责。这小院人家说要保护的小院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,当地人叫它胡家花园。
胡家花园占地面积约为1.8万余平方米,建于1899年,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,是湖北省现存惟一的前衙后府官厅式建筑。据《天门县志》记载,胡聘之(1840-1912),天门竟陵人,1864年..
[全文]
胡家花园
2007年春节,天门市竟陵镇雁叫街孝子里旁一座破落的小院门口,贴了一幅与众不同的对联:提高警惕家家注意,保护小院人人有责。这小院人家说要保护的小院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,当地人叫它胡家花园。
胡家花园占地面积约为1.8万余平方米,建于1899年,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,是湖北省现存惟一的前衙后府官厅式建筑。据《天门县志》记载,胡聘之(1840-1912),天门竟陵人,1864年中举人而入仕途,曾任山西和陕西巡抚。在山西任职期间,力主开矿山、办学堂、设立机器局、招商局等,备受山西各界好评。戊戌变法失败后,力主革新的胡聘之遭到保守派的排挤而免官回家。晚年的胡聘之营舍于孝子里,闭门谢客,以诗词书画自娱。1912年病逝于上海。
已经退休的原天门市博物馆研究员刘安国介绍:胡家花园前半部分是正堂、客厅,供会客使用,两旁有东西厢房,供杂役和来客居住,类似清代正式的官衙;后面是主人的卧室、洋楼(书楼)和花园,就是所谓的府。这种南北结合、中西融合的前衙后府式建筑样式,现在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。
胡聘之的孙女胡晖英回想起儿时的情景,犹如梦里一般:花园建好后,胡家人只是偶尔回来住上一段时间,房子一直是代管人居住。1936年她3岁时,胡家人才陆续搬回来。当时花园分三部分,正屋、花厅和书楼,父辈几个兄弟分居各处。家里还分为新旧两派,新派主要是留学回来的一部分,他们住在书楼,这是一栋西洋式建筑。正屋最大,一长溜天井就有五个,那时大伯他们住。她们家住花厅。说是花厅,其实是一个大院落,还有大小花厅之分,内有六间房。院子里有桂花、枇杷、蔷薇、紫荆等多种花草树木,还有金鱼池,整个花园就像《红楼梦》大观园一样。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,天门洪帮帮主将她们赶出花园后,再也没有回去。
50年代在胡家花园住过4年的谢扬清老人回忆:解放初,胡家花园分给了县印刷厂、食品公司和盐业公司等单位。临街是两家公司的经营门点,门面全是可以拆卸的大门板。花园保存得比较完好。后来街道拓宽,门面向后退了好几米。记得花园第一次失火是前面的粉馆,后来又烧了好几次。房子是烧的烧、拆的拆,现在大部分已经没有了。
60年代在花园住过的彭建国说:这所房子太大了。小时候在里面玩捉迷藏的游戏,藏起来后,一般是不容易找到的。房子的门上、柱上、梁上、屋檐上,到处都是精美的浮雕。到文革“破四旧”时,人们用斧头把浮雕基本都砍光了。
现在还住在里面的人们告诉我们,98年房产部门把书楼后面给全部拆了,建了一栋七层楼的商品房。一个小孩指着被封死的正屋说,里面有蛇。
时下的胡家花园,只剩下正屋和西边孝子里旁的一排小平房,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,里面拥挤着数十户人家。穿行于厅堂回廊之间,品味着残存下来的镂空隔扇、檐下浮雕和做工精细的杉木栏杆,可以想象到胡家花园昔日的荣华风光。
近几年来,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,胡家花园是否保留,引起了较大的争论。有人认为它已破烂不堪,没有保留价值,而且又占了那么大的地盘,浪费了土地,主张全拆后改做市场或建商品房。有人认为胡家花园是祖宗留给天门的惟一遗产,应该好好爱惜保留下来。
关注胡家花园近20年的刘安国认为,从胡聘之本人来说,官至二品,是个廉政的官员,也是革新派,为我国近代工业做出过一定贡献,他是值得尊敬和纪念的;从胡家花园来说,这座湖北省惟一的融中西、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前衙后府官厅式建筑,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。胡家花园不仅仅是应该保留下来,还可以把它改建成天门的博物馆。
2007年春节,住在危楼里的居民说,这几年年年都有人来拍照,也不知道拍了有什么用。前几年还经常听说起胡家花园又是改造,又是拆除的一些传言,现在什么消息也没有了。
图片说明:
图1.2007年春节,小院里的人贴了一幅与众不同的对联。
图2.在商品楼上鸟瞰胡家花园。
图3.从孝子里看胡家花园,仍可感受到深宅大院的威严。
图4.留学回来的胡家人建的这栋西洋式书楼,又叫绣楼,原本有楼梯与正屋相连,现在已是孤零零危楼一座。
图5.书楼二楼外走廊上精美的杉木栏杆。
图6.谢扬清老人讲述50年代住在书楼时的情景。
图7.透过砖孔看封死的正屋,里面一片残破景象。
图8.正屋房顶上的镂空屋脊。
图9.厢房的一部分被隔断成一间间小屋,居住着一户户人家。
图10.书楼里的居民。
图11.西边厢房内的居民。
图12.正堂内的部分结构。
图13.封死的正屋,少有人进去,只能远眺其模样。
图14.即使是山墙,也配上了图案。
图15.精美的瓦当,现在没剩下几个。
图16.历经百年风雨侵蚀,砖墙上的石灰演化出千奇百怪的图案。
图17.灰瓦小景。
图18.数十年来,胡家花园内总是在修修补补,离原来的模样越来越远。
图19.2000年,商品房的销售牌子高高地插在花园的地基上,这个地方现在建了一座公共厕所。
[返回]
胡家花园
2007年春节,天门市竟陵镇雁叫街孝子里旁一座破落的小院门口,贴了一幅与众不同的对联:提高警惕家家注意,保护小院人人有责。这小院人家说要保护的小院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,当地人叫它胡家花园。
胡家花园占地面积约为1.8万余平方米,建于1899年,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,是湖北省现存惟一的前衙后府官厅式建筑。据《天门县志》记载,胡聘之(1840-1912),天门竟陵人,1864年..
[全文]
图片信息:
张图片 0页
至
页
至
页
网站管理/
新作者注册
友情链接:
CCN传媒(中国影像传媒)
|
一法网
|
中国搜图网
|
索有网
|
一创图书
|
联智通
|
更多链接